首页 热门品牌 新闻 十大品牌 联系我们

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遭监察留置,原因曝光?

2025-04-21

60487

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一纸《留置通知书》,将四年前那场震惊资本市场的借壳交易重新拉回公众视野。2025年4月17日,居然之家(000785.SZ)突发公告称,实控人汪林朋被采取留置措施。这一动作被市场解读为监管部门对2019年“武汉中商重组案”的清算信号——当年市值仅17亿元的国有上市平台,以356.5亿元天价收购居然新零售,造就中国商业史上最离奇的“蛇吞象”交易。

居然之家

1

疑点一:国资定价迷雾 武汉中商“空壳化”疑云1. 估值魔术:6倍溢价吞噬国有权益

2019年交易中,武汉中商以6.18元/股发行57.69亿股,作价356.5亿元收购居然新零售。标的资产市盈率高达18.3倍,远超同业红星美凯龙7.5倍水平。更蹊跷的是,武汉中商重组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从43%骤降至1.7%,汪林朋系持股飙升至61.94%,国资控制权实质旁落。

居然之家

2. 资产瑕疵埋雷:48处物业产权不明

证监会审核曾揭露居然之家48处租赁物业存权属瑕疵,包括北京北四环核心门店。这些占总租赁面积28.15%的隐患资产,却在交易中获评“无重大经营风险”,为后续商誉暴雷埋下伏笔。

居然之家

3. 武汉商超“系统性退场”

同期武汉四大国有商超集体启动混改:汉商集团被民资收购,武商、中百引入战投,中商则沦为“壳资源”。这种区域国资撤退潮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链条,成为监察焦点。

居然之家

2

疑点二:资本套现链条 阿里等机构深陷泥潭1. 战投浮亏困局

2018年阿里巴巴斥资54.53亿元获15%股权,按当前股价估算浮亏超40%。更戏剧性的是,汪林朋在2023年密集减持:7月套现4亿元,11月向北京金隅集团转让10%股权回收22亿元,半年累计套现超26亿元。

居然之家

2. 业绩对赌“纸面游戏”

标的资产承诺2019-2021年扣非净利润71.96亿元,实际完成68.94亿元,差额由汪林朋现金补足。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操作,掩盖了2022年净利润同比暴跌20%、2023年前三季度再降25%的颓势。

居然之家

3. 分红掏空争议

2019-2022年汪林朋系股东独享18.2亿元分红,占累计净利润24%,而同期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9%。这种“利润全分红、发展靠举债”模式,被指掏空上市公司价值。

3

疑点三:政商旋转门隐现 监察利剑指向何处?1. 审批“光速通关”

从2019年1月启动重组到12月完成上市,居然之家仅用11个月突破多部门审批,期间甚至出现股权冻结5天“闪电解封”奇观。相较于同期借壳案例平均18个月周期,这种超常规效率引发权力寻租猜想。

居然之家

2. 官员下海“身份转换”

汪林朋早年任职商业部(现商务部)的经历,使其在获取国企改制资源、地方政策支持时占据优势。监察委介入或重点审查其1999年接手居然装饰城至今的政商往来。

3. 资本同盟反噬

交易完成后,居然之家董事会8席中7席由居然系与阿里系把持,原武汉中商仅存1席。这种“资本强权”结构是否触发《新公司法》关于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的审查,成为案件突破点。

监管风暴升级:

此次留置发生在《新公司法》实施(2024年7月1日)与证监会“强监管”政策加码背景下。汪林朋案或成资本市场治理范式转折点——既检验“留置期间公司治理稳定性”,更拷问借壳重组中的国资保护机制。随着监察调查深入,这场牵涉政商资本多方的迷局,正撕开A股市场最后一块遮羞布

上一篇:居然智家汪林朋被留置,公司市值今年2月曾一周暴增132亿

下一篇:如何做好社区服务营销,构建用户口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展示信息内容均为第三方注册发布,对使用者在本网站获取的任何资料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特此声明对注册用户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信息对您产生影响, 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